「學習」與「上課」

今天晚上跟朋友吃飯聊天。談到他二十幾歲,會了很多東西,但都是東一點西一點。覺得自己沒什麼競爭力,有點擔心。

很羨慕我二十幾歲時,就有一些累積的功績貢獻。怎麼做到的?

我才想到我有一件事好像以前好像沒有機會分享過。現在分享給各位。

======

其實我二十幾歲時也東會一點西會一點。寫程式會一點,專案管理會一點,寫作會一點,什麼都會一點。不知道自己該扮演什麼角色。以及往哪裡去。

後來我漸漸在學習上發現一個關鍵。就是你可以學得廣與雜,但是做事時,「認為自己會的領域」,要有可以瞬間出手把事情擺平的水準。

也就是我其實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,是限制自己要有一個最低出手水準的。

比如說我二十幾歲學 Rails 時。就覺得自己應該要把 Rails 水平練到至少可以一天做出一個小網站出來。這件事是可以靠「練」,練出來的。

程式碼熟練度可以練,切架構感可以練。寫 User Story 可以練。練到聽到一個 idea ,幾分鐘之內就可以要知道自己預計可以花多久時間寫完。一天可以有多少進度,三天可以有多少進度,一個禮拜有多少進步,一個月有多少進度。

這是我當時要求自己的水準,因為我認為當「職業選手」就應該有這種水平。我在七年前八八風災時,就有這種水準。

專案管理也是,寫文章也是。

比如說一個大專案,我能不能聽完需求後,馬上用一張紙,就把人數、資源、時程、風險列出來。而且隨時可以按照需求調整調度。

寫文章也是。我能不能給定一個題目。一小時至少寫 2000 字出來不用查文獻。

這是我對自己的「最低水準」。

「職業選手」應該要對於自己的職業技能出手程度有信心而且輸出穩定。

這樣在關鍵機會時,你就可以有成果。甚至不只是在關鍵機會,而是在日常做事時,可以隨時就有成果。

就會有自信克服面前各種障礙。或者有頭緒去解未知的挑戰。

我想這應該叫做「系統化思考」以及「系統化解決能力」吧。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